中惠科技有限公司 中惠科技有限公司
  • 影像分析系統

    Image-Pro Platform

    • Image-Pro
    • 基本功能
    • 2D 影像擷取
    • 2D 影像量測
    • 2D 自動影像分析
    • 3D 視覺化影像分析
    • AutoQuant Deconvolution

    影像分析解決方案

    • MA-Pro 金相分析軟體
      • Grain Size 晶粒大小
      • Sphericity 球化率分析
      • Cast Iron 鑄鐵分析
    • 銅線IMC覆蓋率分析系統
    • 清潔度影像分析系統
    • 銅箔基板溢膠量測系統
    • 纖維斷面影像量測系統

    系統整合解決方案

    • WDIS晶圓定位及瑕疪檢測系統
    • TurboScan顯微影像快速掃瞄系統
    • 自動化顯微拍照拼圖控制系統
    • Z-Stack景深合成影像拍照系統
    • LED瑕疪檢測影像分析系統
    • TS-Link影像量測軟體
    • HD-Pro硬度量測軟體

    Packages for Image Analysis

    Image-Pro® AI
    Life Science

    Image-Pro® AI
    Materials Science

     

    2D Measure Module
    AI Deep Learning

    2D Measure Module
    Analysis Protocols

    Helpful

    • 系統需求
    • 支援檔案格式
    • 版本比較
  • 光電特性量測

    TOPCON 輝度/照度量測產品

    • 2D分光式色彩輝度計(SR-5000)
      • SR-5100 2D 分光式色彩輝度計
      • SR-5000 2D 分光式色彩輝度計
    • 分光式色彩輝度計(SR)
      • SR-5 分光式輝度計
      • SR-5S 分光式輝度計
      • SR-5A 分光式輝度計
      • SR-5AS 分光式輝度計
      • SR-UL2 分光式輝度計
      • SR-NIR 近紅外線分光式輝度計
    • 色彩輝度計(BM)
      • BM-5AC 色彩輝度計
      • BM-7AC 色彩輝度計
      • BM-9A 手持式輝度計
    • 全面式輝度色度量測儀(UA)
      • UA-200A 2D色彩輝度計
      • UA-10A 2D色彩輝度計
      • UA-20C 2D色彩輝度計
      • UA-20Y 2D輝度計
    • 快速應答量測儀(RD)
      • RD-80SA 應答度色彩輝度計
    • 照度計(IM)
      • IM-600/IM-600M 照度計
      • IM-2D 照度計
    • 紫外光強度計 (UVR)
      • UVR-300 紫外光強度計
      • UVR-T2 紫外光強度計
    • TOPCON 輝度計校正 / 校驗服務

    APACER 輝度/照度量測產品

    • 分光式輝度計(AL)
      • AL100 / AL110 分光色彩輝度計
      • AL250 分光色彩輝度計
    • 分光式照度計(Ai)
      • Ai30S 分光照度計
      • Ai101 分光照度計
      • Ai111 分光照度計
      • Ai250 寬譜式輻照度計
    • 六軸機器手臂自動化光學量測
  • 顯微鏡自動化

    PRIOR顯微鏡整合方案

    • 正立顯微鏡專用電動載物台
      • ProScan H101A 電動平台
      • ProScan H101F 電動平台
      • ProScan H105 電動平台 (6" Wafer)
      • ProScan H105F 電動平台 (6" Wafer)
      • ProScan H116 電動平台 (8" Wafer)
      • ProScan H116SPN 電動平台 (8" Wafer)
      • ProScan HWL6AL12 電動平台 (8" Wafer)
      • ProScan H112 電動平台 (12" Wafer)
      • ProScan H138A 玻片掃描專用電動平台
      • ProScan HT1111LC 硬度機專用電動平台
      • OptiScan ES111 電動平台 (經濟型)
    • 倒立顯微鏡專用電動載物台
      • ProScan HLD117 高精度線性電動平台
      • ProScan H117 電動平台
      • OptiScan ES107 電動平台 (經濟型)
    • 電生理與神經科學專用平台
      •    ── XYZ Deck 電生理學專用平台 ──   
      • H189 高精度XYZ電動平台
      • HZ106KT1 高精度XYZ電動平台
      • HZ106KT1E 高精度XYZ電動平台
      • ProScan HT11 高載重型電動平台
      • ZDP50 顯微鏡電動平移台
      •    ── Z Deck 電生理學專用平台 ──   
      • Manual Z Deck 手動平台
      • Motorized Z Deck 電動平台
      • Encoded Motorized Z Deck 電動平台
    • 生物樣品自動裝載系統
      • SL160 玻片樣本自動化裝載器
      • PLW20 細胞培養多孔盤自動裝載系統
    • OpenStand 自動化影像系統
      • OpenStand-V 倒立顯微光學平台
      • OpenStand-L 顯微光學平台 (大)
      • OpenStand-U 正立顯微光學平台
      • OpenStand-M 正立顯微光學平台 (小)

    Prior自動化整合產品

    • Z軸對焦裝置
      •    ── 壓電式奈米定位系統 ──    
      • NanoScan OP400 壓電式物鏡對焦部件
      • NanoScan OP800 壓電式物鏡對焦部件
      • NanoScan SP 壓電式Z軸對焦平台
      • WP120A 12吋晶元專用壓電對焦平台
      •     ── Z軸對焦機構 ──    
      • FB201 Z軸手動調焦機構 - 29mm
      • FB203 Z軸電動調焦機構 - 38mm
      • FB204 / FB205 Z軸電動調焦機構 - 38mm
      • FB206 Z軸電動調焦機構 - 38mm
      • FB210 Z軸電動調焦機構 - 50mm
      • FB212 Z軸電動調焦機構 - 50mm
      • PS3H122R 電動調焦馬達
      • H275LMT 客製化光學系統專用電動立柱
    • 雷射自動對焦系統
      • PureFocus 850 雷射自動對焦系統
    • 控制器與搖桿
      • ProScan III 高階精密儀器控制器
      • OptiScan III 基本型三軸電動平台控制器
      • ES10ZE 單軸對焦控制器
      • CS200系列 搖桿與觸控螢幕
    • 電控濾光片轉盤與光閘
      • HF108 快速濾片轉盤
      • HF110 快速濾片轉盤
      • HF108IX3 快速濾片轉盤
      • HF6NTK Nikon Ti2專用濾光鏡組轉盤
      • HF202HT 高速光閘
    • 顯微鏡光源系統
      • Lumen 200 顯微鏡螢光光源

    Queensgate奈米級定位設備

    • 奈米級定位壓電平台
      • NPS-X-15A/NPS-X-15B
      • NPS-X-28C
      • NPS-Z-15A
      • SP Mini-500
      • NPS-XY-100A
      • NPS-XY-100D
      • NPS-TG-7A Fast Tip Tilt
      • NanoScan OP400
      • NanoScan OP800
      • NanoScan SP Z Series
    • 高精度壓電致動器和轉換器
      • DPT-E 閉迴路壓電致動器
      • MTP 開迴路壓電致動器
      • NPS-Z-15L 超高負載閉迴路壓電致動器
      • NPS-Z-500B 長行程壓電致動器
    • 奈米級傳感器
      • NX系列 奈米傳感器
      • NC系列 奈米傳感器
    • 奈米定位控制器與軟體
      • NPC-D-5200 單軸閉迴路控制器
      • NPC-D-6000 多軸閉迴路控制器
    • 真空相容產品
      • DPT-E 閉迴路壓電致動器
      • NX系列 奈米傳感器
      • NC系列 奈米傳感器
      • NPS-XY-100A
      • NPS-XY-100D
      • NPS-Z-500B 長行程壓電致動器
      • WP120A 晶元專用壓電對焦平台
    • 專業平台和 OEM 解決方案
      • NPS-XYP-250Q
      • NPS-Z-90Q
      • NPS2100-20/NPS2101
  • 光學顯微鏡設備

    顯微鏡專用數位相機

    • Teledyne QImaging 科研級數位相機
      • MicroPublisher6™科研級數位相機
      • Retiga R6科研級數位相機
      • Retiga ELECTRO科研級數位相機
      • Retiga LUMO科研級數位相機
    • Teledyne Lumenera 科研級數位相機
      • INFINITY 5 CMOS 顯微鏡數位相機
      • INFINITY 8 CMOS 顯微鏡數位相機
    • Photometrics科研級數位相機
      • Kinetix sCMOS科研級數位相機
      • Prime 95B™ sCMOS科研級數位相機
      • Prime BSI™ sCMOS科研級數位相機
      • Prime BSI Express sCMOS數位相機
      • Iris™ sCMOS科研級數位相機
      • Retiga E系列 CMOS科研級相機
      • Moment 高分辨率CMOS數位相機
    • MI-Cam 顯微鏡數位相機
      • MI-Cam 5 Pro 顯微鏡數位相機
      • MI-Cam 6 顯微鏡數位相機
      • MI-Cam 20 顯微鏡數位相機

    生物/工業光學顯微鏡

    • Evident光學顯微鏡
    • Nikon光學顯微鏡
    • 顯微鏡清潔與保養

    微米尺/標準尺/刻劃片

    • 顯微鏡專用目鏡刻劃片
    • 單位校正用微米尺/標準片
    • 電子顯微鏡用TEM網格片
    • 高精度孔徑光闌
    • 光學解析度測試圖表
    • 血球細胞計數盤
    • 檢測/測量用放大鏡與配件
    • 膠膜蓋玻片/膠膜網格片
  • 關於中惠
    • 聯絡我們

選擇你的語言

  • 简体中文
  • English
  1. 你目前位置:  
  2. 銅線IMC覆蓋率分析系統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Coverage Analysis | MA-Pro | Image Analysis Solution

銅線IMC覆蓋率分析系統

The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Coverage Analysis of Wire Bond Package Reliability for Ball Bonding on Pads

應用介紹

INTRODUCTION >> IMC Coverage

半導體封裝其內部接合方式,可分為打線接合(Wire Bonding, 又名銲線接合或引線鍵合)、捲帶式自動接合(Tape Automated Bonding, TAB)與覆晶接合(Flip Chip Die Bond)。其中,打線接合(Wire Bonding),是利用線徑15-50微米的金屬線材,將線材銲接在晶片(Chip)的鋁墊(Pad)與封裝基板的導腳(Finger)或其他電子元件的銲點上,做為晶片電性訊號與外部連接傳遞之橋樑,由於製程發展時間較長,相關設備與技術已趨於穩定成熟、成本低、佈線彈性高,是半導體應用最廣泛使用的積體電路封裝接合技術,在封裝製程中仍佔有很重要的應用地位。

打線接合(Wire Bonding)所使用之金屬材料主要有金線、銀線、銅線、鋁線等,其中鋁線、銅線主要用於中低階電路,貴金屬線在中高階產品之佔有率則超過80%。在過去幾年銲線所使用之金屬材料一直以金線為主流,由於「金」具備穩定性高、質軟、延展性佳等物理特性,被用於積體電路封裝之打線接合時,其良率、生產效率及線徑微細化等表現,皆相當不錯。然而近年來黃金價格一路上漲,使半導體封裝業者與IC設計業者在成本效益考量下,轉而積極投入「銅」打線技術的研發,逐漸以銅線取代金線,除了銅線的價格比金線低廉,銅線也具有優異的導電性、導熱性與高延展及斷裂強度,接合的阻抗也比金線小,在相同線徑的條件下,可以承載比金線更大的電流量,散熱速度也高於金線,可提高元件的冷卻效率,是具有發展性的金線替代材料。

Wire Bonding IMCIMC Coverage on Ball Side and Pad Side

對於銅線銲接製程來說,緊密的銅-鋁接觸是產生良好介面金屬共化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 IMC,又稱介金屬、金屬化合物、金屬互化物)的重要條件,它可以提供晶片與外部接點鍵合成穩定且堅固的導電通路;反之,IMC覆蓋面積或IMC覆蓋率(IMC Coverage)不佳,或者鋁擠出過大,也有可能造成水氣由此間隙侵入,導致IMC Crack的現象發生,嚴重的話會可能發生銅球脫落問題,進而影響產品良率。介面金屬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 IMC)是兩種以上金屬元素以「固定比例」所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種「化學反應」後的結果,屬於純物質,不是合金(Alloy)也不是純金屬,但也有人把IMC歸類為合金(Alloy)的一種。

Pad Side IMCIMC Coverage Illustration

銅線IMC覆蓋率分析系統應用於打線接合(Wire Bonding)製程,不論是光學顯微鏡(Optical Microscope, OM)或掃瞄式電子式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取像之IMC照片,即Ball Side IMC與Pad Side IMC,皆提供完整的IMC Coverage自動化分析解決方案,亦可依照分析需求設定銲線線寬、銲嘴直徑或鋁擠型輪廓做為分析選取範圍,準確的量化分析出介金屬覆蓋率(IMC Coverage)、介金屬覆蓋面積(IMC Coverage Area)及介金屬長度(IMC X/Y Length)等品質管制數據,也可直接量測鋁擠出X和Y方向的長度,軟體操作簡單,只需幾個簡單的操作步驟,即可快速選取IMC共金材料的面積,同時導出IMC共金與Non-IMC非共金之面積百分比,分析完成後還可依需求匯出Excel分析報告或上拋分析結果至資料庫,絕對是封裝打線製程品質量化分析的最佳利器,亦是驗證產品可靠度與調整製程參數的必備工具。

關鍵字:IMC IMC Coverage Wire Bonding Parameter 介金屬 介金屬覆蓋率 銲線參數

分析功能

ANALYSIS FEATURES >> IMC Coverage
IMC分析方法
OM
SEM
Pad Side
鋁擠形
IMC Coverage on Pad Side with Irragular by OM
IMC Coverage on Pad Side with Irragular by SEM
Pad Side
銲嘴直徑、銲球直徑
IMC Coverage on Pad Side with Circle by OM
IMC Coverage on Pad Side with Circle by SEM
Ball Side
IMC Coverage on Ball Side with Circle by OM
IMC Coverage on Ball Side with Irragular by SEM

IMC 覆蓋率分析功能介面

IMC Coverage Analysis Function & User Interface


操作界面語系支援英文、繁體中文和簡體中文。

IMC Coverage Function & User Interface

IMC覆蓋率分析

IMC Coverage Analysis


IMC分析用於評估打線焊接材料中的介金屬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 IMC)之覆蓋率,透過演算法強化介金屬分佈區域影像,再透過影像處理與影像分析技術對其形態和分布進行量化與分析,可以提供客觀且可靠的製程量測數據。

IMC IMC Coverage 介金屬覆蓋率

IMC Coverage Illustration with Result

IMC X/Y長度量測

IMC X/Y Length Measurement


IMC X/Y長度量測,針對介金屬(Intermetallic Compound, IMC)所覆蓋分佈區域,透過水平與垂直長度量測,可準確計算 IMC 層的範圍,適用於打線銲接界面與材料接合的評估。

IMC X/Y Length

IMC X/Y Length

多樣化量測參數

A Variety of IMC Measurement Parameters


內建多種業界常用的IMC 量測模式與參數設定,可根據OM取得影像針對不同應用需求進行最佳化分析,提高測試效率。

IMC Parameters

IMC on Pad Side Circle
IMC on Pad Side Irragular

SEM與OM影像皆可分析

Both SEM & OM Images Are Compatible with IMC Analysis


不論是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或光學顯微鏡(OM)所拍的IMC照片,只要簡單切換分析模式,就可以直接進行 IMC 量測,不論是Ball Side或Pad Side,皆支援IMC Coverage 分析。

IMC Coverage Analysis

IMC Coverage on Pad Side with Irragular by SEM
IMC Coverage on Ball Side with Irragular by SEM
IMC Coverage Data Table
IMC Coverage Statistic

多筆量測與統計分析

IMC Multiple Measurement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支援多筆 IMC 測試數據連續量測,並自動統計厚度、分布範圍、標準差等數值,讓數據結果一目瞭然。

IMC Coverage Statistics

適用各類銲線材料

Applicable to IMC Analysis of Various Bonding Wire Materials


支援金線、銀線、銅線等多種銲線材料,適用於各式積體電路封裝打線接合之介金屬覆蓋率分析,如有特殊需求,亦可提供客製化分析服務。

Wire Bonding

IMC On Ball Side
IMC Soldering Nozzle Diameter
Set IMC Soldering Nozzle Diameter

可依銲嘴直徑量測 IMC Coverage

IMC Coverage Measured Based On Welding Nozzle Diameter


針對打線製程所使用的銲線材料之延展性及物理特性需求,IMC Coverage的量測參數可選擇依銲嘴直徑或銲球直徑做為計算覆蓋率的基礎 ,分析數據可以更貼合實際需求,提升製程穩定性。

IMC Coverage Nozzle

快速量測、一鍵匯出

IMC Coverage One-Click Measurement and Export


一鍵自動將分析數據統計並匯出Excel,在匯出報告中一併將影像輸出同時標記IMC Coverage量測結果。

IMC Coverage Export Report

系統需求

SYSTEM REQUIREMENTS >> IMC Coverage
  • 作業系統:Windows 11 專業版 64 bit / Windows 10 專業版 64 bit
  • CPU Intel® Core™ i7,3.0GHz (處理器建議16核心以上,最少4核心)
  • RAM 16GB 或更高
  • HDD 1TB 或更多 (可用空間20GB以上) / SSD 512GB 或更多 (可用空間20GB以上)
  • Graphics Card NVIDIA GeForce RTX or above cards with 8GB graphics memory (選配)
  • USB Port required to link licenses to a USB dongle.
  • Microsoft Excel 2021(含)以上版本
  • Add-in Module for Image-Pro

銷售實蹟

OUR CUSTOMERS >> IMC Coverage
中惠科技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28376870
服務信箱: service@totalsmart.com.tw
地址:40744 台中市西屯區河南路2段262號10樓之7

Monday – Friday
8:30 am – 5:30 pm CST

導航: 在 Google 地圖上查看中惠科技有限公司的位置 在百度地圖上查看中惠科技有限公司的位置 在高德地圖上查看中惠科技有限公司的位置 多媒體: 中惠科技有限公司 Youtube 頻道連結 中惠科技有限公司 Facebook 粉絲專頁連結

台中總公司

電話: 04-27080265  ∣  傳真:04-27080263

台北

電話: 02-89924292  ∣  傳真:02-89929426

公司網站

https://www.totalsmart.tw (繁體 ∣ 简体 ∣ English)
https://www.totalsmart.com.tw (繁體)
https://www.totalsmart.com.cn (简体)

產品連結


影像分析軟體
影像量測軟體
影像拍照軟體
光電特性量測設備
顯微數位影像拍照設備
顯微鏡自動化整合設備
光學顯微鏡
校正用標準微米尺、刻劃片
系統整合與解決方案

支援服務


關於公司
連絡我們
網路辦公室
產品售後服務
合作夥伴
產品詢價
網站建議
客戶投訴信箱

 

Copyright © 2025 Total-Smart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Privacy Policy | Terms of Use |